中国基金报 作者:文景 / 2020-06-03 14:10:53
下半年将迎来“十四五”规划落地,经济转型中长期政策有望回补,与外需科技的基本面改善共振;还将迎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资本市场稳预期和“比价效应”发酵,对A股构成阶段性支撑。更长期的改革一看坚决对外开放,二看要素市场改革,土改有望释放城镇化终极红利,使得中国在全球竞争中有效卡位。长期改革稳健致远,为下一轮牛市筑基。
中改1978 毛振华 / 2020-06-01 16:59:11
2008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重创。我国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错峰发展,2009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央视网 / 2020-06-01 13:23:41
李稻葵委员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大、创新潜力大,是中国经济目前的两个特点。今年全国两会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认为,中国不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接受者,而是在通过改革创新,打造世界经济新格局。
南充市政府网 / 2020-06-01 11:22:48
日前,南充市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议召开。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经济日报 / 2020-06-01 10:27:50
5月份,制造业PMI为50 6%,比上个月小幅回落0 2个百分点,但连续3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表明经济仍在持续恢复。
经济日报 / 2020-06-01 10:17:56
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其中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主力军”,也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帮扶思路和手段,为广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民日报 / 2020-06-01 10:02:29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看待中国经济,既要看宏观趋势,也要看微观活力。新动能的生长,新消费的涌现,帮扶政策的落地……即日起,本栏目推出系列评论,从中观和微观层面观察中国经济的新变化、新活力。
证券日报 / 2020-06-01 09:59:52
从近日发布的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发现,“保”和“稳”成为了今年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各地如何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在特殊时期适时调整管理分寸,以促进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日报 / 2020-06-01 09:52:28
5月份,制造业PMI为50 6%,比上个月小幅回落0 2个百分点,但连续3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表明经济仍在持续恢复。与此同时,调查显示市场需求恢复相对较慢,特别是外部需求仍面临较大压力。专家建议,关键要落实好扩大内需战略各项任务,加快推动经济进入持续回升向好通道。
新浪博客 / 2020-06-01 09:48:08
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发表于1850年,迄今已有170年。时过境迁,我不确定现在还有多少经济学者读这篇文章;但可以确定的是,若哪位年轻学者想成为“好”的经济学家,此文的确值得一读。不仅可从中学到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还会让你懂得为何要重视“看不见的结果”。
广州日报 / 2020-06-01 09:45:22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来了巨大影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为经济工作提出了宏观的“指南”,并提出了很多对冲疫情影响的举措。
新京报 / 2020-05-29 13:58:14
2020年5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通过线上直播方式成功举办北京经济论坛(总第3期)“北京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处于复工复产关键过渡期的北京新经济”。
国信宏观固收 / 2020-05-29 13:55:01
总的来看,2010年以来两会制定的各项总量目标中,经济增长、就业、通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完成情况普遍较好,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误差较小。相对而言,经济的细项指标投资、消费、进出口由于本身波动较大,实际与目标误差相对较大,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近几年连续不及预期,主要与经济调结构过程中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减少投资依赖有关。
人民邮电报 / 2020-05-29 13:23:08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贸关系不确定性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如何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经济破局?
新京报网 / 2020-05-29 00:18:34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国经济一季度也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下半年中国经济怎么走,如何重新回到正增长的轨道?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给出了答案。